开幕式上,赛事负责人在致辞中向各方支持表达了感谢,并强调本次比赛不仅是选手切磋技艺、展现风采的舞台,更是深度响应国家“健康体重管理年”主题,健康体重并非单一数字,而是通过规律运动与合理饮食形成的生活习惯,赛事正以瑜伽为载体引导全民将减重管理融入日常。
赛场上
柔韧与力量的艺术交响
暖场节目《平凡的一天》《红梅赞》《I’m Alive》就已点亮瑜伽的艺术与力量之美。比赛正式展开,选手们于方寸垫上尽显风华。单人项目中,三角式、战士式的稳定从容,倒立、后弯的极限挑战,被演绎得行云流水,每一寸延展都凝结着千锤百炼的专注。双人项目中,默契成为无声的韵律——混双刚柔相济,女双优雅坚韧,亲子组合则洋溢着温馨爱意,将健康生活的理念悄然传递。
集体项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徒手队伍的整齐划一彰显强大凝聚力;辅具项目巧妙借力瑜伽砖、伸展带,拓展了动作的维度与美感;舞韵瑜伽则将体式与舞蹈、音乐完美编织,选手们旋转伸展,如诉说着健康与美好的流动诗篇。
本次赛事由顶级水准的裁判团队坐镇执裁,其中国家级裁判7人,一级裁判10人。他们从体式规范、艺术表现等维度精准度量,为全民瑜伽盛会的每个精彩瞬间守护专业高度。
赛场外
全民瑜伽的常州温度
裁判长王国琴指出赛事呈现“破圈”“扩圈”特点:“参赛者年龄横跨5岁至70余岁,地域覆盖延伸至金坛、溧阳;集体项目数量首超单人、双人,传递出更强的团队凝聚力信号。”她表示,选择商场办赛意在借周末人流推广,让更多人认识瑜伽“力量是基础”的本质与健康价值。
70岁的老年参赛者代表徐建平精神矍铄,是赛场一道动人风景。练习瑜伽9年,他从“指标不佳”到体检“全线正常”。“退休后选择瑜伽,是我最正确的决定!”他不仅自己坚持,更带动全家参与,笑言常州遍地开花的瑜伽馆是市民健康的福地。他特别提及集体项目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的不易,对赛事组织者表达深深敬意。
河海大学(金坛校区)徐玉娟老师带队献上精彩开场。她分享了一个健美操学生主动跨界加入瑜伽队的故事:面对额外训练挑战,她坚持练习,从汤山全国赛到龙城赛场,最终,自信写下“觉得自己很完美了”的感言,这份突破自我的喜悦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。
徐老师还提及比赛日清晨的温情插曲:突降暴雨,校园保安主动撑伞接力护送队员登车,确保无人淋雨。她感慨:“走出校园参赛对学生开阔视野、锻炼能力的帮助,有时比课堂更深刻。”
赛事热度从场内蔓延至云端。图片直播上传照片1718张,创下189.36万次曝光,网络直播更吸引史无前例的113万人在线观看。选手们的汗水与笑容,观众席的掌声与欢呼,共同汇成一首献给健康生活与拼搏精神的赞歌。
当健身瑜伽褪去神秘面纱,成为中国人强身健体、修养身心的日常选择,龙城这场盛会不仅赛出了水平,更赛出了全民健身深入人心的城市温度。它证明:一张垫,一颗心,足以支撑起每个平凡生命的不凡力量。
文字/编辑:陈心怡
摄影:陈烜焱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