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武术散打运动员和部队格斗高手对决,究竟谁更厉害一些?!

一切技能,都要都过数十万次的重复,才能变成如臂使指,那就叫:“本事上了身”。

常言道:术业有专攻。

如果比刺杀、比射击、或者比军队战术科目等等,那当然部队的人厉害,因为这是部队的专业。

比如“枪响靶落”,那就决不是学了个射击动作就能马上打得出的,而是耗费了大量的训练时间,才能堆积出来的!

而极大多数所谓的“部队格斗高手”,除非他入伍前就是特招的专业运动员,否则他哪怕在部队接受了专业教官的格斗培训,他打出来的许多动作,在专业格斗运动员眼中,仍是很业余的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就因为格斗并不是部队的主要训练科目!所以,若没有大运动量的训练次数与时间的积累,无论动作、速度还是发力,根本就达不到专业水准!

由此,“特种兵格斗也能秒杀专业运动员”的这种观点,是非常不正确的!

首先,军队是准备打仗的,一切训练必须要围绕作战展开。

“仗怎么打,兵就怎么练。”

而现代战争,要轮到格斗上场的机率只是十万分之一。

所以军队的格斗训练,只是一种辅助技能!

就算是特种部队,他们的主要训练也是武器操作使用与技战术运用;例如班组协同、空地联合、枪炮导弹等等各种武器装备才是军队训练的重中之重,

格斗技能基本较熟练的掌握了就行,格斗训练时间,比重或许只占训练量的百分之一都不到。

如果一支军队把格斗当成了主要训练,那这支军队肯定是古代军队!

而实际就算是古代军队,对普通士兵的训练也是主要着重于协同刺击砍杀合练为主,而个人专项格斗训练则为辅。

兵法名著《唐太宗.李卫公问对》与戚继光所作《练兵实纪》二书里面,都有一个名称为“三呼三击”的步兵结阵战斗法的记载。

什么叫“三呼三击”?

进击鼓声擂响一次,步兵高举枪矛大刀结队成阵型、踩着点鼓声齐步前推;每前进五步,擂鼓再响一次,众人同声大喊杀一声、挺刃刺击一次,然后继续推进五步,再重复一次;三次擂鼓、三次喊杀,三次刺击。

这就是古代步兵必须操练娴熟的“三呼三击”冷兵器接战之法。

由此看,无论古今,协同作战才是军队训练的灵魂。

而专业格斗类的运动员们,每天都围绕着格斗体系在训练磨砺着自己的个人技艺。

专业运动队与军队有一共同点,就是皆有流水线一样的“一日生活制度安排”。

区别是:

军队日复一日的训练安排,批量生产出了专门准备打仗的战士。

专业格斗运动队日复一日的训练安排,则批量产出了专门格斗对抗的专业拳手。

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!如果纯以个人徒手格斗技能比高低,那么包括了散打在内的专业格斗运动员,必然压倒军中的格斗高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