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田径垂直跳跃项目的排名规则!

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,垂直跳跃比赛的选手排名只看最终成绩,而不考虑试跳失败次数,且银牌和铜牌也需要决出单一得主,因此加赛的情况非常普遍。1936年奥运会女子跳高决赛,虽然只有多萝西·奥德姆第一次试跳1.60公尺就成功,但她仍然要和第二次试跳才成功的恰克·伊博尧、第三次试跳才成功的埃尔弗丽德·考恩一同参加决名次跳。在伊博尧取得第一名后,奥德姆和考恩继续比赛,以决出第二名。[4]

名次

选手

1.30

1.40

1.50

1.55

1.58

1.60

1.62

决名次跳

1.62

1.60

01 !

恰克·伊博尧

o

o

o

o

o

xo

xxx

o

02 !

多萝西·奥德姆

-

o

o

o

o

o

xxx

x

o

03 !

埃尔弗丽德·考恩

-

o

o

o

xxo

xxo

xxx

x

x

二战后,试跳失败次数被纳入考量,减少了决名次跳出现的频率。同样纳入考量的还有试跳次数:若其他项均相同,则全场试跳次数较少的选手,排名在前。[5]1976年奥运会男子撑杆跳高决赛,塔德乌什·希卢萨尔斯基和安蒂·卡利奥迈基成绩相同,前者因全场试跳次数较少而夺冠;若按照今天的规则,两人将进行加赛,或共享金牌。[6]

名次

选手

5.00

5.10

5.20

5.25

5.30

5.35

5.40

5.45

5.50

5.55

5.60

01 !

塔德乌什·希卢萨尔斯基

-

-

o

-

-

-

o

-

o

xxx

02 !

安蒂·卡利奥迈基

-

o

-

-

o

-

o

o

o

xxx

03 !

大卫·罗伯茨(英语:David Roberts (pole vaulter))

-

-

-

-

-

xo

-

-

o

-

xxx

1981年起,全场试跳次数不再纳入考量。[7]2009年,规则又略作调整:争夺冠军的决名次跳不再强制进行,若选手达成一致,可以共享金牌。[8][9]2020年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,吉安马科·坦贝里和穆塔兹·伊萨·巴希姆就选择了共享冠军。[10][11]

名次

选手

2.19

2.24

2.27

2.30

2.33

2.35

2.37

2.39

决名次跳

01 !

穆塔兹·伊萨·巴希姆

-

o

o

o

o

o

o

xxx

不进行

吉安马科·坦贝里

o

o

o

o

o

o

o

xxx

03 !

马克西姆·涅达谢卡夫

xo

o

o

o

o

x-

o

xx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