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俄军在战争初期占领了部分地区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。
他们的推进速度明显放缓,伤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。
信息来源于观察者网2024年5月11日发布
与此同时,在西方的支持下,乌克兰军队逐渐获得了反攻的力量,甚至在一些局部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。
俄乌冲突
事实上,早在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执政时期,为了维护国家主权,乌克兰就一直寻求加入北约。
这一举动无疑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。
美国则站在乌克兰一边,支持乌克兰反抗俄罗斯,推动了俄乌关系的紧张局势,刺激了俄罗斯的安全神经。
北约的不断扩张,让俄罗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北约不断扩张
曾经的中东欧和前苏联国家,如今已有11个加入了北约阵营。
北约的军事力量已经逼近俄罗斯家门口,这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,其力度之大前所未见。
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金融体系首当其冲,遭受重创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据统计数据显示,到2025年初,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较战前大幅下降,跌幅达到42%。
更令俄罗斯头疼的是,印度等主要石油进口国由于担心受到制裁,纷纷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。
就连中国,到2025年也停止了,除管道运输外的所有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。
2024年10月,中欧班列的货物在俄罗斯被海关扣留长达47天,造成了严重损失。
俄罗斯甚至与朝鲜合作,计划在图们江上建造一座新桥,阻碍中国吉林省的出海通道。
俄罗斯能源
在西方制裁的打击下,俄罗斯经济陷入了困境,卢布大幅贬值,工业和军事发展受到限制。
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严重依赖能源出口,而欧洲大幅减少了从俄罗斯进口能源,这使得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。
与此同时,西方舆论界不断指责俄罗斯违背国际政治价值观,俄罗斯因此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普京
被制裁的俄罗斯
2024年,尽管俄罗斯官方声称GDP增长了4%,但普通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。
许多地方因为食品短缺,不得不重新启用苏联时期的"粮票"制度。
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,俄罗斯军队因为后勤跟不上,居然开始用驴子来运输弹药和补给。
这一幕幕,无不反映出俄罗斯经济在战争的重创下已经到了何种地步。
俄罗斯人民
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困难,物价飞涨,就连基本的粮食供应都成问题。
其实,俄罗斯军队的困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早在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就因为"休克疗法"而大幅衰退,工业基础本来就薄弱。
关键的军工零部件还得依赖西方进口,现在西方一禁运,武器生产几乎都要停摆。
俄军很多装备还是苏联时代的老古董,早就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了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在战场上,俄军的落后表现一目了然。
本来以为人多势众,火力又强,应该占尽优势,但实际上,这些优势完全不能弥补装备上的差距。
俄罗斯号称的战略储备弹药,如今也消耗殆尽,军事资源捉襟见肘。
战事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,2024年夏天,乌克兰军队竟然攻入了俄罗斯的领土,给俄军造成重创。
这一战果震惊了全世界,也让人们对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产生了怀疑。
叙利亚
与此同时,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减弱。
叙利亚局势的变化,让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面临不确定性。
这对于一直视俄罗斯为重要盟友的中国来说,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中俄两国在能源和大宗商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,但实际贸易规模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。
中俄贸易
更重要的是,中俄贸易主要通过铁路运输,成本高昂,难以与海运相提并论。这也限制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。
在当前局势下,中国需要平衡好与各方的关系,不能因为俄罗斯的问题就放弃了与西方的合作。
中国也难以完全填补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的空缺,双方贸易注定有个"天花板"。
虽然中国没有参与对俄制裁,但在经济和军事上,也无法给予实质性的支持。
俄罗斯贸易
俄乌战争即将结束
说起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,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
表面上,美国呼吁盟友们一起制裁俄罗斯,背地里却暗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。
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:"当婊子还要立牌坊"。
美国从中获利颇丰,然后再高价把这些能源卖给欧洲盟友,真是一箭双雕。
借着乌克兰问题,美国牵制了多方势力,可谓是"一石多鸟"。
美国军舰闯入南海
不仅如此,美国还在南海等地区制造事端,企图分散中国的注意力。
这种"声东击西"的策略,实在是耳熟能详。
通过乌克兰冲突,美国不仅消耗了俄罗斯的实力,还逼迫欧洲与俄罗斯脱钩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霸权地位。
这场战争,美国可谓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中国联大代表傅聪
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,中国始终保持着务实而审慎的立场。
我们既不会为了一己之利而挑起事端,也不会在原则问题上退让妥协。
面对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,前景堪忧的局面,中国始终认为,和平解决冲突才是各方的共同诉求。
值得欣慰的是,2025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美俄和谈的可能性终于出现了曙光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在"特朗普2.0时代",美国似乎意识到,长期的军事对抗只会加重自身的经济负担。
而俄罗斯经济困境不断加剧,和谈也成为缓解局势的必要选择。
经过三年多年的战火纷飞,交战双方都希望通过停火谈判,寻找出一条和平之路。
特朗普和泽连斯基
截至3月6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推动乌美矿产协议,但前提是乌克兰领导人愿意与俄罗斯谈判,寻求可行的停火方案。
这无疑为战事的化解带来了一丝曙光。
作为地球村的一员,我们都渴望看到和平的到来。
伦敦会议
结语
战争带来的苦难是巨大的,俄罗斯虽然军事实力强大,但在西方制裁和国际社会压力下,经济陷入困境,战争前景堪忧。
而我国没有支援俄罗斯的做法,其实是十分谨慎的选择,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中国需要平衡好与各方的关系,既要维护自身利益,也要恪守国际准则。中国选择不介入俄乌冲突,既是对国家利益的考量,也体现了对和平解决争端的坚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