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道速滑名将林孝埈在新赛季的表现堪称灾难,令人担忧。世界杯的首站比赛中,他没有任何项目进入决赛;第二站更是接连出现两次犯规和一次摔倒。由于这项世界杯系列赛关系到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资格,林孝埈的伤病状态让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奥运席位变得岌岌可危,甚至可能错失三个单项的满额名额。
虽然林孝埈曾经在巅峰期展现出惊人的实力,但那时他还代表的是韩国队。如今,虽然他的天赋和技术仍然无可挑剔,但因为身体承受能力差,伤病困扰严重,已经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。过去的辉煌可以写下成千上万字来歌颂,但现实是残酷的,林孝埈现在显然已经不再是顶尖运动员之一。
在世界杯的第一站,林孝埈的表现让人失望。他的男子500米未能进入半决赛,男子1000米在复活赛阶段就被淘汰,男子1500米同样没有打入决赛。第二站更是令人沮丧,男子500米和1500米都因犯规被淘汰,而男子1000米稍有接触便摔倒。即使排名不理想,多少还可以通过积分积累一些优势,但两次犯规意味着直接0分,这对他的积分非常致命。
根据冬奥会资格规则,每个协会在500米、1000米、1500米这三个单项上最多只能获得三个名额,而这些名额的争夺主要依赖于本赛季四站世界杯的积分。林孝埈在第一站的低迷表现让他本就处于劣势,而第二站的惨淡成绩让他的处境更加严峻。即使后续比赛状态有所回升,也未必能弥补这两站的损失。更糟糕的是,林孝埈目前的状态远未恢复到最佳。
展开全文
林孝埈无疑有着超凡的实力,但频繁的伤病和年龄的增长使得他失去了以往的竞争力。他的滑行不再充满攻击性,缺乏力量,体能储备不足,并且伤病问题严重,几乎成了“玻璃体质”。尽管他的技术已经接近完美,但体育比赛不仅仅是技术,最重要的是对抗,特别是像短道速滑这样充满竞争和碰撞的项目。就像NBA的詹姆斯能够长时间保持巅峰状态,关键就是他有出色的抗伤病能力,甚至能够抵抗衰老。
那么,为什么中国短道队还要继续重用林孝埈呢?这背后有几个复杂的原因。首先,林孝埈是超级明星,经过高昂的归化费用才得以加入中国队,不用他就显得极其浪费。其次,尽管林孝埈的身体状态下降,但他的天赋依然不可忽视,特别是在500米这样的短距离项目中,他的体能仍然能发挥决定性作用,像2024年世锦赛和2025年亚冬会的500米金牌就是例证。第三,教练组依然寄希望于他能够彻底摆脱伤病,虽然这是一次冒险,但为了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天才,他们也愿意赌一把。
然而,刚刚在韩国完成手术的林孝埈,显然无法以最佳状态应对世界杯系列赛的高强度比赛。这四站关乎冬奥资格的比赛对他来说,压力巨大,而他在比赛中的状态也并不理想。不过,随着明年米兰冬奥会的临近,林孝埈经过更长时间的休整后,或许能恢复到更好的状态。像上赛季的亚冬会,他的表现就比世界杯赛场要强势得多。
但问题是,这个赛季的世界杯与冬奥资格息息相关,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。如果中国短道队因为林孝埈的低迷失去了某个单项的满额席位,只有两个冬奥名额的情况下,如何分配就成为问题。是否应该把名额留给那些为冬奥资格拼尽全力的孙龙、刘少昂,还是给拥有天赋但表现不稳的林孝埈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